閩清白巖山旅游風景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境內,融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區內有一百零八景,故有“百景巖”之稱。
白巖山屹立在海拔一千二百三十七點七米閩清縣西南邊境,得名源自山頂色白如玉的石峰。白巖山是一套發育最為完整、典型的火山巖系,地質上此類地貌即以白巖山主峰石帽峰命名,稱為“石帽山群”。石帽山群盡皆是懸崖峭壁、層巒迭嶂、雄峻秀拔、絕壁千仞、怪石嶙峋、巉秀聳撥。山群之壯、石林之奇、自然景觀之多確屬罕見,古人稱之為“閩山第一”。白巖山的風光景色早己聞名于世,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碑刻。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游覽白巖山后譽之為“八閩岳祖” 。
白巖山是融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游勝地,以懸崖陡壁、層狀方山和巖洞著稱,山上的一百零八景景景都象一幅幅優美的圖畫。順著山間通幽的南宋古徑,如悠忽一線羊腸,緊緊盤著石崖,融進了一片深黛和墨綠之中,使人感到一種 古老、莊重之美。山上分布有白巖寺、龍洞、白玉泉、風動石、白蛇洞、蝙蝠洞、一線天、一片瓦、觀音巖、珍珠簾、仙人跡、搗藥臼景觀及仙床、仙被、仙靴等幽美異常的巖景。
距今己有千年歷史的唐代山林古寺——白巖寺飄飄逸逸地鑲在一塊形似蓮花的山巖之中,寺廟背后五老峰的自然景觀綺麗多姿,寺內有副“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齋齋齋齋齋戒齋齋齋戒”的對聯。駱駝峰就象一匹馱著沉重貨物,昂首闊步的活駱駝。“白玉泉”為宋代詩人白玉蟾游巖時得泉而名,洞中水質純潔,流水潺潺,終年不息。龍洞是白巖山的重要景點,洞內龍泉清甜,寒氣襲人,進了洞可登上有七層之多的洞穴,別有洞天。“風動石”如累卵之危,險象環生;“一家仙”殿建于清光緒年間,供香客祈夢,稱之為“神仙第一家”。
白巖山為閩東地區海拔最高的勝地之一,與四周形成6-7℃的溫差,夏季為避署勝地,冬季可一睹南疆的北國冰雪奇觀。山上植物豐富,有珍稀的紅豆杉、罕見的四方竹。白云寺背側倚立的杜鵑山山崖間,遍地長滿杜鵑花,每年陽青三月,千萬朵鮮紅嬌艷的杜鵑花,漫坡紅透,近看像紅毯鋪地,遠眺似烈火燃燒。
白巖山景,清麗雋秀而又不乏磅礴之氣,古老厚重而又不乏勃勃生機,有一種超凡脫俗之美,顯示出八閩岳祖的宏大氣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