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是安徽省惟一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是全國愛國主義示范窗口。
安徽省博物館地處省城中心合肥市安慶路中段,占地面積約70畝,1956年建成并對外開放。解放初期,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博事業,在合肥成立了合肥科學館、皖北文管會,在蕪湖成立了蕪湖科學館、皖南文物館。1953年4月23日,在合并上述機構的基礎上成立了“安徽省博物館籌備處”。1954年8月,建筑面積達11580平方米的陳列大樓破土動工,1956年2月工程竣工,同年11月14日安徽省博物館正式成立并對外開放。
安徽歷史悠久,豐富的文化遺產,位居全國文物大省之列。安徽省博物館經過多年的征集、收藏和保護,現有館藏文物近23萬件,藏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國內博物館收藏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商周青銅器、楚國貨幣、漢畫像石、文房四寶、元代金銀器、新安書畫、徽州雕刻和古籍善本、徽州契約文書等最為突出,在現代藝術品中,著名旅法女畫家潘玉良的4000余件作品珍藏于館中。
博物館現基本陳列并常年對外開放的有“安徽古代文明陳列”、“安徽古生物陳列”。安徽古代文明陳列共分六個展館,第一部分“史前時期”突出介紹了和縣猿人和新石器文化,第二部分“古代文明之光”由“江淮青銅器館”、“淮北漢畫像石館”、“古瓷集覽”館、“文房四寶”館和“徽州古建”館等五個專題館組成。其中“徽州古建”館再現了徽州明清建筑的獨特風格和卓越成就,按比例復制的徽州三雕的代表作品許國石坊、老屋角和寶綸閣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觀賞價值和濃郁的徽州地方風味。安徽古生物陳列集中展示安徽地區中生代、新生代古人類、古生物活動,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的場所。另外還有供臨時舉辦各種展覽的3000多平方米的展覽大廳。
安徽省博物館立足于本館資源,利用文物藏品和學術研究成果,舉辦內容豐富的大型歷史文物陳列和數量眾多的專題展覽,積極開展外交流,注重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拓展社會教育渠道,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基地的作用。1998年被評為“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1年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獲得國家人事部、國家文物局聯合頒布的“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