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古鎮位于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南部,距縣城30公里,是全國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龍潭古鎮位于渝東南武陵山區腹地,面積1.5平方公里,龍潭因伏龍山下兩個狀如“龍眼”的汆水洞常積水成潭,古鎮自“龍眼”之間穿過,形如“龍鼻”,因而得名。龍潭自蜀漢以來,曾相繼為“縣丞”、“巡檢”、“州同”、“縣佐”所在地,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自宋及清600余年的“蠻不出洞,漢不入境”土司統治政策,造就了龍潭這一千年古鎮獨有的建筑藝術和神奇的民族文化。
古鎮順湄舒河而建,規模龐大,保存完好。現存3公里的石板街被磨蹭得光可鑒人、青幽如玉,古老的海生物化石時隱時現。龍潭歷史悠久,依山傍水,磚木結構的民居鱗次櫛比,用火磚砌成的烽火墻到處可見,壁壘森嚴,氣勢恢弘,其中以戶為主體,高約十多二十米或二三十米。50多座土家族民居建筑----吊樓形態美觀,翹角飛檐。150余堵封火墻把古鎮隔離出200多個古樸幽靜的四合院,其中有著名的趙世炎的故 居,丁鈴筆下的酉陽中學(龍潭中學)和好友“夢柯”(王劍虹)的舊居都在這里。
? 古鎮建筑由南向北河作長形分布,房屋總建筑面積86473平方米,宅基階沿多為細鉆條石砌成,大街小巷均為石板路,其多梯坎。木結構的房屋,一般人家是“三柱四騎”、“三柱六騎”、“五柱八騎”,大富人家有幾個“四合天井大院”,后面作主宅或倉庫,部份富裕商家內設亭閣花園,水榭戲臺,廊廊回環,很有氣派。臨街用木板裝修或以磚泥砌成的柜臺,是主人出售貨物的地方,店鋪林立,巷道相互連通,有“貨龍潭”之稱。
龍潭古鎮風景如畫、美在天成,古鎮上的趙世炎烈士紀念館已成為重慶市政府指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龍潭古鎮成為全國知名的旅游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