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西禪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內,是福州五大禪林之一,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西禪寺座落在福州西門外約三華里的怡山之麓,距離市中心約1.5千米,古寺原為王霸仙人修道之地,后于唐咸通八年建成佛寺,先后易名為清禪寺、延壽寺、長慶寺,而現稱“西禪寺”是因為福州舊時東西南北四郊均有禪寺,而長慶寺在西郊,所以得此名。
西禪寺占地面積一百多畝,殿閣巍峨,蔚然壯觀,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客堂、禪堂、方太室、念佛堂、庫房、齋堂、明遠閣、鐘樓、鼓樓、玉佛樓、觀音閣、報恩塔、新念佛堂、上客堂、海會樓等數十座建筑物。其中觀音閣中供有一尊用黃銅鑄成的千手千眼觀音像,重達29噸,閣前的玉佛樓內有兩尊玉雕佛像,一尊為釋迦牟尼正面坐像,高2.3米,供奉在樓下,另一尊供奉在樓上,為身長4米的釋迦牟尼臥佛像, 是全國最大的玉佛。報恩塔是寺內較引人注目的一座建筑,建于1986年,為仿古八角型樓閣式磚塔,塔高67米,共有15層,內有8廳,外有9廊,是國內最高的磚塔。
寺內名勝古跡甚多,有傳說梁代王霸升天之沖虛觀及白龜吐泉遺址,有唐開山祖懶安禪師《塔內真身記》石碑、唐慧稜禪師塔、唐七星井、弘一大師放生池碑,還有雪庵禪師朱底金字百壽屏、康熙御書《藥師經》、寺僧刺血撰寫的《法華經》、《楞嚴經》等。
西禪寺歷史上擁有許多下院,與臺灣及東南亞各國佛教有很深的因緣,在福州市的下院有開化寺、護國寺、觀音閣、萬壽頭陀寺等,在新加坡的下院有雙林寺、馬來西亞有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舍利院)等。
西禪寺在海內外享有盛譽,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