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津公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壽春路16號,是一座有文化歷史特色,設施比較完善,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的綜合性公園,同時又是三國時代著名的古戰場,是合肥十景之一。
公園園址古為淝水上的一處津渡,園名緣于古書《莊子》中的名篇《逍遙游》,1953年正式以“逍遙津公園”命名。逍遙津公園占地31.3公頃,其中水面11.2公頃。公園呈扇形鋪開,由水系自然分割為東西兩部分。
東園水域遼闊,草坪如氈,主要由青少年活動區、文化活動區、動物展區組成。內有兒童樂園、游樂場、草坪廣場、逍遙湖、逍遙閣、渡津橋、文化宣傳長廊、茶社設施等。公園南大門是一座高近10米、三開間、牌樓式的仿古大門。大門上方一塊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古逍遙津”四個鎏金大字,字為清狀元、宣統皇帝溥儀的老師陸潤庠手書。大門前方是一尊持槍躍馬的張遼青銅 塑像,塑像高達5米,底座上有“威震逍遙津”五個大字。
公園主干道兩側是各種游樂設施及兒童樂園。作為目前合肥市和外地青少年游客來合肥游玩的首選地,這里不僅有旋轉滑梯、大象滑梯、翹翹板和秋千等多種游樂設施,還有自控飛機、旋轉電馬、電動火車、電動小汽車、空中自行車、碰碰車、雙人飛天、海盜船、章魚、飛椅和急流勇進等科學性、藝術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各種游藝機械,從而構成了一個開放式、多層次和立體化的游樂世界。涉身其中,驚險刺激,妙趣橫生。
西園有盆景園,又叫藏幽園,占地2.4公頃。全園通過門、窗、池、廊、壁和植物被分隔成不同的空間。盆景廊將大小四個展室以回廊形式相連組成三合院。院內一池碧水,水面睡蓮并蒂,金魚穿游其間。盆景展區,展有五針松、羅漢松、柏、梅、榆等樹樁盆景1000多盆、50多個品種。盆景園布局精巧,建筑和植物相互襯托,形成園中之園。
逍遙津公園不僅景色優美,文化內涵豐富,而且園內廣植各種奇花名木。據調查,全園植物品種多達180余種,各種樹木10257株,其中百年樹齡以上的古樹名木有麻櫟、側柏、檜柏、銀杏、白皮松等多棵。生長在北津橋東50米處的一棵麻櫟,高17.2米,胸徑50厘米,東西冠徑達16米,蔭蔽面積足有4間屋子那么大。1980年和1982年,日本久留米市訪華團向公園贈送的杜鵑、山茶、檜柏,也由雙方共同種植在園內,象征著兩個民族友誼長存。
逍遙津公園經過多年的精心建設經營,已成為環境優美、景色怡人的綜合性公園,成為合肥名勝古跡游覽區和新“合肥十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