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模景區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唐模村,距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僅十余公里,素有“風雅山水田園,徽派古建長廊”之美譽。
唐模地處黃山腳下,始建于唐、發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積淀深厚的文明古村。村落在選址和布局上非常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唐模村中田園風光幽雅別致、亭坊街橋古韻悠悠,特別是水口園林和潺潺水街,使人備感陰柔與平和,置身其中,“喜桃露春濃,荷云夏凈,桂風秋馥、梅雪冬妍,地僻歷俱忘,四序且憑花事告;看紫霞西聳,飛布東橫,天馬南馳,靈金北倚,山深人不覺,全村同在畫中居”。徽諺“唐模棠樾,餓死情愿”也道出了唐模是一塊鐘靈毓秀的風水寶地。
唐模有著名的古樸典雅、安詳寧謐徽派水口園林。由村中流出的小溪穿過一座座小石橋,翻越一道道攔水壩,形成一道道人工瀑布流往下游,兩岸數十株巨大的樟樹濃蔭蔽日。特別是那株決定汪氏家族命運的銀杏,歷經一千三百多年的風風雨 雨,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徽州人鐘情在村口營造水口園主要源于兩個原因,一是村口如人的臉面,故需以優雅先聲奪人;二是受陰陽風水理論的影響,徽州人認為水流象征著時間和財富,隨著流動將把一切都帶走,故修好“水口”加以鎮留。
唐模景區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至今保存了教為完整的古村落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恬靜的田園風光和古樸的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青山綠水,粉墻黛瓦,是個具有濃郁徽派氣息的古村落,特別是唐模人在選擇、營造、完善生存空間,規劃布局整體村落方面的創舉堪稱皖南古村落之典范,唐模村的水口園林更是皖南古村落水口園林的杰出代表。唐模景區現存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清代祠堂4處,清代民居100多幢。以及“水街”、“許承堯先生墓”、古橋、古井等歷史人文景觀;“千年古銀杏樹”等古樹名木和元、宋、明、清時期名家真跡。
唐模以千年銀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橋九貌”之勝、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譽遐邇聞名,堪稱徽州古村落的典范,現已成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國文明村、安徽省優秀文明示范景區、黃山市十大景區。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深受各界媒體和世界旅游組織的重視和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