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學胡同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境內西北部,是東城區一條重要街巷,是目前北京保存比較完好的胡同之一。
府學胡同屬交道口地區,西起交道口南大街,東止東四北大街,南與中剪子巷相通,北與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明代即稱府學胡同,因順天府學設此而得名。順天府學是明清兩朝的官辦學校,因為順天府學常出進士,史料上將府學胡同又稱之為“進士”胡同。1965年,北京市有關部門將原府學胡同兩側的懷仁里、箭竿胡同并入府學胡同,由此府學胡同成為一條長達681米鏈接兩條主干道的大胡同。
府學胡同是東城區一條重要街巷,文物舊跡眾 多。府學胡同內現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府學胡同65號(順天府學)、府學胡同63號(文天祥祠)、府學胡同36號(清末兵部尚書志和宅邸)。東口有段祺瑞任北洋政府總理時的住所,現為北京市武警九支隊駐地。胡同內還有兩塊石碑記載了數十位明崇禎、清嘉慶年間出自順天府學金榜題名的學生姓名。
府學胡同,明朝屬教忠坊,稱府學胡同,因順天府學設在此胡同而得名。順天府學的前身是元代的報恩寺,是明清兩朝北京士子進修、學習、考試的地方。據《順天府志》記載,順天府學的西部是學宮和孔廟,東部是文丞相祠,再東為文昌祠。府學的東西兩側建有育賢坊。現存部分殿宇。1984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