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博物館位于廣東省韶關市區工業西路,是一個以地方史志為主的綜合性博物館。
韶關市博物館成立于1961年,原館址在市區中心風采樓上。1998年,韶關市政府投資2300多萬元,在現址興建新的博物館。新館于2001年3月竣工,館區占地17300平方米,是韶關市政府近年來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重點文化設施,也是韶關的標志性建筑。
博物館主體建筑是一座7500平方米的四層院落式現代建筑。一至三樓共有展室11間,計3188.75平方米,館舍西區是辦公室及各類功能用房,共計36間。館舍前門墻鑲嵌有二幅頗具地方特色的紅砂巖浮雕,左邊浮雕反映的是遠古時期“舜帝登韶石奏韶樂”的傳說故事;右邊浮雕反映的是十多萬年前“馬壩人”的生活情景。門墻上方“韶關市博物館”館名是中國著名書畫家張仃題寫。
韶關市博物館收藏陳列本市出土的歷史文物、革命戰爭年代遺留的革命文物以及其他各類傳世文物。現有各類藏品5000余件,多數為本市出土的歷代文物,其中以東漢及兩晉時期的一批陶制模型器最為珍貴,真實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社 會生活的許多方面。目前,開放有4個陳列展覽。《韶關人文歷史陳列》以圖片、實物相結合的形式,分別介紹前至馬壩人、石峽文化,后至解放戰爭時期的韶關古代歷史和近代革命斗爭史。《館藏陶瓷陳列》展示該館收藏的瓷器精品及部分本市出土陶器,以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陶瓷知識為目的。《館藏書畫》展示該館收藏的部分古書畫、近代著名書畫家作品及部分本市歷代遺存的碑刻拓本。
韶關市博物館具有良好的文物安全保護措施,安裝有先進的閉路電視技防監控系統,二氧化碳滅火消防系統及報警系統,并與市公安局報警中心聯網,是廣東省內地級市為數不多的達標單位,可舉辦各種臨時陳列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