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瀧十八灘漂流景區位于廣東省韶關樂昌市區境內,是全國第一個水上漂流旅游點。
九瀧十八灘漂流景區位于樂昌市坪石鎮至縣城之間的武江河段,又叫樂昌峽,河道全長60公里,總落差高達65余米,全段共有九個瀧及十八個灘,故名“九瀧十八灘”。1987年,九瀧十八灘開發漂流旅游,成為全國第一個江河漂流的旅游勝地。
“瀧”指急流,所謂九瀧,指的是龍湖,新瀧、垂瀧等九條。九瀧中以韓、金、白芒、垂、梅、腰六瀧最為險要。十八灘包括切玉灘、三層灘、和尚灘、百雞灘、新秦灘、犁壁灘、岐門灘、小灘、蓑衣灘、雀子灘、大長灘、滑石灘、石板灘、沖花灘、麻灘、胡灘、剝皮灘、張灘。
整個九瀧十八灘,山青水秀,風景旖旎,河道蜿蜒,水流端急。其最窄之處,是驚瀧和百忙瀧之間,河道被大山擠壓,僅容得條小船通過, 其最險要之處要數垂瀧,這里水急似吼聲如雷,令人驚心動魄。最奇的要算百雞灘,江心有上百個形似雄雞的崖,古木參天,藤蔓縷纏,滿山遍野的楊梅樹枝丫婆娑,猶如一幅蒼勁的國畫。景區河道兩岸崖壁如削,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沿河兩岸層巒疊嶂,山清水秀,江心岸邊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一年四季色彩各異。夾岸群峰對峙,江上碧波蕩漾。
九瀧十八灘集山、石、水于一景,古往今來為文人騷客賦詩作畫之地。據《樂昌縣志》載:韓愈被貶潮州時,路經此地,書有“鳶飛魚躍”,后人為紀念韓愈,亦稱九瀧十八灘為“韓瀧”。漂流途中有“韓公祠”,寺內供奉著韓愈、周憬、馬援三尊塑像。周憬是東漢時桂陽郡太守,他帶領人民整治瀧灘,疏理航道,使武江上游得以通航;馬援是東漢名將;韓愈三下廣東,其中兩次到粵北,寫下了《向瀧史詩》。
九瀧十八灘具有一美二奇三險的獨特風貌,堪稱一絕。乘坐瀧船行駛在九瀧十八灘中,猶如激流探險,令您驚心動魄,回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