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羊卓雍錯民風民俗簡介
|
山南雅礱是藏民族的文化發祥地之一,該地區的文化藝術、歌舞和藏戲在藏民族的文化及藝術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爭奇斗艷的藏民族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山南“果諧”獨具特色,在西藏全區頗有影響。 “羌姆”是至今廣泛流傳于藏區和蒙古族部分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歌舞表演形式,最早起源于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桑耶寺。公元8世紀,桑耶寺建成后,為慶祝佛教在與本教斗爭中取得的勝利,蓮花生大師創作并排練了這種頭戴面具、身穿神服的舞蹈,并在桑耶寺竣工落成的盛典上首次表演。這種舞蹈不久即從桑耶寺傳遍雅礱,再傳至西藏各地,后又傳至蒙古等地。 |
→羊卓雍錯主要民族節日介紹
|
雅礱文化節 節慶特色: 于1992年開始,在山南澤當舉辦了首屆雅礱文化節。目的不僅在于宣傳山南文化,更重要的是宣傳整個藏民族文化。節日期間有豐富多彩的民族體育項目比賽、民族歌舞、藏戲,還有絢麗斑斕的民族服飾表演。 節慶地點: 山南 節慶時間: 7月25日-27日
山南物交會 節慶特色: 始于1981年,是以物易物為主的獨特物資交流會。適時,周邊人們及邊民、區內外以及鄰國的商人會集,古老的澤當一片流金溢彩,場面熱鬧非凡。 節慶地點: 山南地區 節慶時間: 12月1日-7日
朝山節 節慶特色: 佛教徒認為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第一次開壇講經的日子,所以需著新衣朝山逛廟,繼而盡興宴飲歌舞。人們穿著新衣,帶著食品,趕往拉薩附近山上的各寺朝佛、念經,之后到野外盡情餐飲、歌舞,直到日落才返回城里。 節慶地點: 山南 節慶時間: 8月3日 |
→羊卓雍錯民族風情指南
→羊卓雍錯人文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