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最負有盛名的神山岡仁波齊,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nèi),綿延于中、印、尼三國邊境,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
岡仁波齊是大山脈岡底斯山的主峰,環(huán)繞一周72公里,海拔6721 米,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biāo)志: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巖層構(gòu)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biāo)志,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
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濕婆的天堂”(濕婆為印度教主神),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便發(fā)源于此。從印度創(chuàng)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岡底斯山海志》、《往世書》等著述中的記載推測,人們對于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 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guī)剛好相反。巍峨挺拔的神山既有氣勢雄峻之處,又有幽靜肅穆之所,被眾多的奇峰環(huán)抱,更有那奇妙的巖石、峽谷、灌木古柏、潔泉清流。岡仁波齊峰經(jīng)常被白云繚繞,很難目睹其真容,峰頂終年積雪,威凜萬峰之上,極具視覺和心靈震撼力。
岡仁波齊周圍共有5座寺廟。年日寺為轉(zhuǎn)山第一站,以后依次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稱幻變寺)、江扎寺和賽龍寺,其中后兩座寺位于內(nèi)線。這五座寺廟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并留存有豐富的雕刻、塑像、壁畫等文物。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