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灘在四川盆地中南部,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境內,距縣城5公里,處于四川旅游南環線中的最佳位置,被譽稱為“西蜀第一海”。
黑龍灘風景區處在龍泉山脈二峨山麓之中,東南面系深丘峽谷,海拔400—800米:西北系淺丘臺地,海拔500—600米。在23.6平方公里的水面上,有85座島嶼星羅棋布,似水上盆景,碧波萬頃,水天一色。
黑龍灘水庫是以引蓄都江堰水源為主的大型水庫。水庫設計總庫容3.6億立方米,正常水位484米,水面面積23 6平方公里。水庫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水產養殖、旅游、城鎮供水等功能,灌溉仁壽、井研、簡陽三縣的121萬畝耕地。水庫工程于1970年10月1日動工,經過八年建設,基本建成庫區樞紐工程和干、支、斗、衣、毛渠及渠系配套工程。
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泄空洞、放水圓塔、輸水隧道、引水渠、副壩及攔沙壩組成。大壩為漿砌條石弧型重力壩,壩高5 3米,壩頂長271米,壩頂寬66米,壩底長56米。壩底寬67 4米,安砌條石28.5萬立方米。
黑龍灘風景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有豐富的樹木植被和廣闊的水面調劑空氣和氣溫,因而使景區內具有無嚴寒酷暑的優越氣候條件,加之景區周邊范圍無工業污染,所以水體、大氣、環境質量較好,空氣清新,雨量適中。黑龍灘風景區土壤適宜于植物生長和動物生存,現有林木5062公頃,占總面積64.4%,植被覆蓋率98%,森林覆蓋率34.3%,有300多種珍稀花、樹,鳥類60余種。
黑龍灘水庫是建國以來四川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庫區水土保持成績顯著,治理面積186 5平方公里。黑龍灘蓄水3.6億立方米,水面面積23.6平方公里,有85座群島星落棋布其中,與峨眉山之雄奇險絕和樂山的三江匯流,形成山、江、湖各具優勢難以取代的互補特色。1986年,黑龍灘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