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瀘沽湖(云南段)民風民俗簡介
|
火把節是寧蒗很多民族都喜愛過的一個傳統節日,彝族民間將火把節視為極為隆重的傳統節日.彝語稱之為“社責”。關于火把節的來源,有一個美妙的傳說:從前,天上有一位大力士有回天之力,地上有一位大力士也有拔山的力氣。兩人相約在農歷6月羽田摔跤,結果前者被摔死。天神盛怒之下派九九八十一萬蝗蟲到人間討還命債。地上人們紛紛舉起火把焚燒蝗蟲,卻越燒越多,無法滅絕,無奈只好與天神說合,雙方談妥為每年的6月4日賠償命價:富者用鍋羊賠,貧者用雞賠,鰥夫用雞蛋賠,寡婦用蕎粑辣子湯賠,人間就此免除了蝗災。從此,火把節使在彝族民間流傳下來。
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是瀘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節日,相傳摩梭人由這天誕生。屆時,摩梭人都穿上最華麗的民族服裝,進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等各種活動。
普米族為麗江地區寧蒗縣境內世居民族之一。“吾昔節”是普米族隆重的傳統節日。“ 吾昔節”(“吾”意為年,“昔”意為新,即新年)一般在農歷臘月初六或初七、初八日舉行,按常規吾昔節一般要過9天,現絕大部分普米族地區仍隆重過此節日,部分普米族地區則與漢族一起在臘月三十日過除夕。 |
→瀘沽湖(云南段)主要民族節日介紹
→瀘沽湖(云南段)民族風情指南
→瀘沽湖(云南段)人文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