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皇家關帝廟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麗正門西側,是避暑山莊皇家修建寺廟之一。 關帝廟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二十五年大規模擴建后部及兩側跨院,道光同治年間又經多次擴建修繕,才具有現在的規模。
乾隆四十三年詔諭重修此廟撥銀5893兩,在主廟區前部兩側增建跨院,將原來主殿由灰瓦泥頂改為黃色琉璃瓦頂,使這座寺廟升格為皇家寺廟。乾隆皇帝為關帝廟親提御匾"忠義伏魔“,立御碑兩座,并親自進廟點香瞻禮,也多次遣臣代為禮佛。重修后的關帝廟氣勢更加宏偉輝煌、設置更加完備。自此,這里不僅是朝廷官員、各族首領和外國使者來熱河點香禮佛重要廟宇,也是行轅之地。
道光八年(1828),熱河都統英河為迎接圣駕,在修繕關帝廟的同時,增建了臨街游廊和迎圣亭一座,盡管以后道光皇帝未來承德,但增修的建筑更添加了皇帝設修寺廟的宏大氣勢。
同治十三年(1862)五月又一次重修關帝廟,將廟基抬高二尺,新添前后廊兩步,又主持僧宗普茲遠監造,共用銀130兩,建筑屋莢木構件上有文字記述,時間為同治十三年五月初九日。承德關帝廟是目前國內唯一現存的皇家敇建關帝廟。
歷時幾百年的滄桑,關帝廟已成為殘垣斷壁,在“科教興國、以德治國”的今天,為更好的保護、開發利用歷史文化遺產,發展旅游事業,承德市委、市政府將關帝廟的重建和部分修復工程任務交給了統建實業集團,2002年投資500多萬元,于3月15日開始了關帝廟的修復和部分重建工程,至2002年11月23日完成,共重建和修復大小殿宇20多間,恢復塑像40多尊,為豐富我國歷史文化遺產寶庫,充實避暑山莊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