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景區是象山公園與伏波公園、疊彩公園的合稱,位于桂林市中心。景區占地23.88萬平方米,地處市中心漓江西岸,開發歷史悠久,集奇山、秀水、異洞、美石于一身,還有豐富的摩崖石刻、佛像及諸多歷史文化遺跡。
象山景區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名山,相距不過二三千米,瀕臨漓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開發游覽,早已成為一方旅游勝地,遠近文明。
象山景區是桂林久負盛名風景區,薈萃了桂林山水和人文景觀精華,是中外游客游覽桂林必到之處。象山公園以象鼻山為主體,位于市內桃花江注入漓江處,濱江路的南端,因其山形酷似一頭巨象臨江汲水而得名,是桂林城的象征。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占地1.3萬平方米,由3.6億年前的石灰巖組成,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鼻巖、象眼巖、普賢塔、云峰寺以及舍利塔。
疊彩公園以疊彩山為主體,位于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億六千七百萬年前沉積的石灰巖和白云質灰巖組成,石質堅硬,巖層呈薄層、中厚層及厚? 層狀,一層層堆疊起來,如同堆緞疊錦,唐代文學家元晦因“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因而將其命名為疊彩山。
伏波公園以伏波山為主體,位于桂林城中心東北部,孤峰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陸地,半插漓江。山體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臨江一面,給人以壁立千仞之感。漓江流經此地,被山體阻擋,形成巨大的匯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制服波濤之意,稱其為伏波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