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共有碑刻近3000通,集詩、書、畫、印之大成。依不同的表現內容和表現對象可分為中心碑廊、現代碑廊、宋代碑廊、歷代帝王名臣碑廊、繪畫碑廊、篆刻碑廊、硬筆書法碑廊、少數民族文字書法碑廊、國際友誼碑廊等。漫游其間,如同進了一座書法藝術寶庫,尤其是對于書法愛好者而言,更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值得細細品味的所在。
韓國原總統金泳三專程來中國看望一位老人,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曾對這位老人的創業精神給予高度評價,他就是現年已八旬,被譽為“當代文化愚公”的中國翰園創建人——李公濤。
為弘揚民族文化藝術,李公濤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傾其所有,帶領全家,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廣征天下墨寶,創建了中國最大的民辦碑林——中國翰園碑林。
在公濤先生的精神感召下,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如今,這一占地面余畝、鑲碑三千七百多塊,融古今書畫碑刻藝術為一體,集山水奇觀和古典園林建筑藝術于一園的大型文化園林已屹立于七朝古都開土風景秀麗的龍亭湖西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