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要塞位于牡丹江市東寧縣三岔口鎮南9公里處,是侵華日軍在亞洲修筑的最大軍事要塞。
1933年8月,日軍侵入東寧后,按著即定的侵占東北亞計劃,開始把東寧變成進攻蘇聯的亞洲最大軍事基地。整個東寧變成了日本的大本營。當年僅35000多人的東寧,卻駐進了13萬日軍。已知日軍部隊番號57個,中將3個,少將10多個。經專家實地考察論證,侵華日軍當年在中俄邊境東寧一線上修筑的軍事要塞正面寬110公里,縱深50公里,地下軍事要塞有10多處,而且每處地下要塞的設施都比較齊全,有升降井、各種兵室、集結室、防毒門、炮室、指揮所、通氣孔、灶事間、倉庫、包扎所等,多處房間和甬道均用水泥備附,共征用中國勞工17萬人。
東寧要塞是二戰的歷史遺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后的戰場,也是侵華日軍殘害中國人民的鐵證。同時,也是最大集中埋葬中國勞工的場所。目前,東寧要塞已被批準為國家AA級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省級愛國主義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