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大橋旅游區是一個集生態休閑、科普益智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旅游區。景區分布海滄大橋東西兩岸主要景點包括: 火燒嶼旅游區、廈門市青少年科技館、橋梁博物館、東岸觀景區。
廈門海滄大橋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是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廈門市歷史上投資最大的交通工程項目,工程全長5926.527米,主跨648米,海滄大橋設計通行能力為50000輛/日,行車時速為80公里/時,工程概算總投資28.7億人民幣。
海滄大橋工程于1996年12月18日破土動工,主體工程于97年6月份正式開工建設,全橋于1999年12月30日順利通車。
大橋工程包括東航道橋(主橋)、西航道橋、引橋、引道、互通立交等分項工程,工程主線全長5926.527 m,其中橋梁工程長2626.4 m(不含東渡互通立交橋和引道橋),引道工程長2525.227 m。大橋按雙向六車道設計,設計寬度32 m,設計行車速度為80 km/h。
東航道橋是廈門海滄大橋工程最重要的部分,其布跨為230+648+230 m,設計采用了許多新構思、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如采用三跨連續鋼箱梁懸索橋,錨碇采用框架式結構及倒坡淺埋箱型擴大基礎、預應力鋼絞線錨固系統以及本橋在國內首次全面引入景觀設計等等。
廈門海滄大橋加勁梁采用扁平閉口流線型單箱單室加勁梁,總長為1104m。加勁梁截面主要尺寸為∶橋軸線處箱內凈高3.0米,橋面板作成2%的雙向橫坡,吊索中心間距34米,梁全寬36.6米,加勁梁高跨比為1∶216,高寬比為1∶12.2,加勁梁橋面采用正交異性板。橋面板厚12mm,底板與斜腹板的厚度為10mm。正交異性鋼橋面板上鋪裝6.5cm厚的瀝青混凝土。全橋加勁加勁梁共劃分為94節梁段制造,其中:69節標準段,1節跨中段,14節塔區梁段、4節短吊索梁段和6節錨碇區梁段。標準梁段長12米,起吊重量約為157.5t。梁段最大吊裝重量約210t。梁段劃分主要依據吊索間距、橫隔板布置、吊裝能力。標準梁段長12米。
 
海滄大橋不僅是廈門與外屆聯系的又一重要通道,更是現代化廈門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廈門新興的旅游景點,其優美流暢的橋梁造型,輕巧獨特錨、塔結構、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的橋梁色彩,輕柔的夜景效果等等,都與廈門這座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游城市相適應。大橋的建設也證明我們已達到世界造橋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