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絲巖風景區(qū)位于青田縣東南14公里的山口鎮(zhèn),這里巖層重疊成級,水流自上傾注而下,分流成絲。旁有為沙孟海題書崖刻“千絲巖”三字,有千層糕巖、凝瀑、天門嶺、觀音聽瀑、陰陽床、將軍巖、青蛙洞等自然景觀。崖壁上用花崗巖雕刻而成的十八羅漢像高大雄偉,趙樸初為之題寫了“羅漢壁”三字。
千絲巖位于縣城東南14公里的山口鎮(zhèn),這里巖層重疊成級,水流自上傾注而下,分流成絲。旁有崖刻“千絲巖”三字,為沙孟海題書。這里山奇、石奇、水奇,景點眾多。有千絲瀑、觀音聽瀑、旱瀑、千絲潭、陰陽床、將軍巖、青蛙石、蛙洞、千層糕巖、天梯、天門、十八羅漢等近20處奇異景觀。崖壁上用花崗巖雕刻而成的十八羅漢像高大雄偉,趙樸初為之題寫了“羅漢壁”三字。
???? 千絲巖屬花崗巖巖性,在中生代地殼抬升過程中,地質發(fā)生斷裂,山體受張斷裂帶控制,相互排斥斷裂而發(fā)生斷層,水流沿斷層面長時間侵蝕。千絲潭由于地型發(fā)育與地質斷裂,使山體受張斷裂帶控制,相互排斥斷裂而發(fā)生斷層,并在流水長期的侵蝕下,久而久之,水流沿斷層面傾瀉而形成瀑布景觀。
其中千絲瀑最具特色,落差約28米,瀑布水口處凸起巖石分成二股水流,高處飛流而下,撞擊山體巖石,形成千絲萬縷,故稱“千絲瀑”。千絲瀑飛流直下,形成千絲潭,平均深度約2米,面積約200平方米,呈半圓形,水質達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