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縣城隍廟位于三原縣東大街中段,是一座以展示明代廟宇建筑為主的古建筑博物館。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是古代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后為道教所信奉,自三國起至清代末歷代建廟祭祀,三原城隍廟供奉的唐代名將三原人李靖。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600多年來曾翻修和增修9次,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三原城隍廟占地面積9500平方米,建筑面積5350平方米,整體建筑由均衡對稱分布于縱橫軸線上的樓、廊、廡等40多個單位建筑組成,中軸線上分布著三道門、四重牌坊、五座重檐殿樓,六個層次院落相套。
城隍廟為宮殿式建筑,用均衡對稱方式把樓、殿、廊、廡、坊、亭等40多座單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縱橫軸線上。五個廊院相套向縱深和兩側伸展。中軸線上布著三道門、四重排坊、五座重檐殿樓。應門、戲樓、鐘鼓樓、獻殿、拜殿、陪殿、寢殿等主體建筑各具特色。
城隍廟全部建筑琉璃蓋項,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紋飾以各種龍紋、民間傳說、典故和吉祥圖案為主,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整個建筑布局有致,輪廓鮮明,結構嚴整,壯觀肅穆。美若宮殿,體現了我國古建筑平面輪廊規正,整體布局合理,結構嚴謹,疏密得當,刻鏤精致,紋飾典雅的特點。
三原城隍廟規模之龐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國城隍廟中首屈一指。1981年成立文管所,1985年成立三原博物館,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