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中寺座落在山西省交城縣西北的石壁山中,又稱石壁寺,是中國漢傳佛教重要教派——凈土宗的發源地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1983年,玄中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廟。
玄中寺建立于北魏延興二年(472年),歷時四年,476年竣工。隋大業五年(609年),道綽禪師來到玄中寺,繼承曇鸞念佛教義,皈依凈土。 深山中的寺院?
唐以后,玄中寺改為律宗道場,興建了"甘露戒壇",與當時西都長安的"靈感壇"、東都洛陽的"會善壇"并稱全國三大戒壇。后來該寺兩次遭受火災,殿宇被毀。修復后于金末再遭兵火,化為灰燼。元代(公元1206—1368年)改稱"龍山護國永寧十方大玄中禪寺",并由朝廷捐助重修。明清兩代,又多次修建。清末以來,因戰亂頻繁,殿堂、文物遭損,僧人離散,寺院幾近荒廢。 新中國成立后,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對中國佛教凈土宗的著名道場——玄中寺的狀況十分關注,自1954年起,先后六次撥款,陸續進行修繕,于1956年完成。新建并重建了玄津橋、大雄寶殿、七佛殿、千佛殿、祖師殿、碑亭和僧舍,修復了天王殿、山門和白塔,還發掘、整理了寺內文物,改善了交通條件,使這座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剎煥然一新。?
從佛教的傳承關系來看,玄中寺同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這兩大宗派都繼承了曇鸞、道綽、善導三祖的凈土法門體系,都尊曇鸞、道綽、善導為他們的祖師,視玄中寺為其祖庭。?
新中國成立以來,這兩大宗派的信徒多次來中國訪問,朝拜玄中寺。1957年,以全日本佛教會會長高階瓏仙為團長、菅原惠慶、竹村教智、冢本善隆為副團長的日本佛教訪華親善使節團與我國佛教界四眾弟子一道,在寺內舉行了慶祝古剎重興及曇鸞、道綽、善導三祖師像開光法會。菅原惠慶長老一生曾八次參拜玄中寺,1963年來寺時還將脫落的牙齒埋于祖師堂前的樹下。1982年菅原長老圓寂。第二年,其弟子遵照他生前的遺愿,將其部分骨灰送至玄中寺安葬。由此可見,玄中寺在當代中日佛教關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