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當山位于山西省呂梁地區方山縣境內,古稱龍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復玄天大殿后,根據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更名為武當山,因位于北方,故改稱北武當山。
旅游區以北武當山為中心,由離石、中陽、柳林、方山、交城五縣的部分旅游景點組成。旅游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內有安國寺、玉虛宮、香嚴寺、觀音樓、真武行宮、龍王廟等文物古跡,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北武當山東部與國家級龐泉溝自然保護區接壤。這里植被豐厚,奇花異草遍地,林木繁茂,溝壑披滿綠裝。自然景觀奇峻秀麗,素有“春粉、夏綠、秋紅、冬白”之譽,加上陡峭險峻的石階、古老恢宏的廟宇,可謂集“雄、奇、險、秀”于一體。真武峰是北武當山的主峰,海拔1983米。四周懸崖壁立,一千多個石階曲曲彎彎通向峰頂,沿途可觀覽奇松怪石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奇特景觀。被稱為山西省黃土高原上的“小華山”。
北武當山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宮觀、廟宇、有真武閣、魯班亭、龍王廟、純陽洞等多處建筑和眾多的石碑、石刻、壁畫等文物。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至初三,為北武當山古廟會期。其時,玄天殿前,香煙繚繞,風景區內,游人如云。據史載,唐朝時就“朝山進香者年復一年,久盛不衰”。
北武當山既有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又有歷史久遠的人文景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準為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