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境內,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國最美的小城”之譽和“畫鄉”之稱。
鳳凰古城是鳳凰縣的縣城,緊鄰沱江而建,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鳳凰古城故以此而得名。
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鳳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古貌猶存。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銹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里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鳳凰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洞風光無限。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老樸實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3萬余畝,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面積達到98%以上。珍奇動、植物品種100多種,到處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奇梁洞被譽為華夏第二奇洞,集幽、奇、秀、峻的特點于12公里長的洞中,奇詭莫測,引人入勝。風光旖旎的屯糧山風景區,山形千姿百態,流瀑萬丈垂紗。風景名勝裝點鳳凰奇幻無窮的大地,給鳳凰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鳳凰山城依偎著沱江,群山環抱,關隘雄奇。這里的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澄清,峰嶺相摩、河溪縈回,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墻下蜿蜒而過,翠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韻味獨特的鳳凰土話、別具一格的苗族服飾、苦辣咸酸的飲食習慣,還有原始戲劇活化石儺堂戲、地方風味十足的陽戲、散發著泥土清香的文茶燈,以及玻璃吹畫、蠟染、紙扎、苗族銀飾等格調清新高古的民間工藝,構成鳳凰獨具特點的民族民俗風情。
鳳凰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筑68處,古遺址116 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棟。還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保存完好的唐朝舊縣治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古城建設古樸典雅,北門、東門古城樓,沱江河畔的吊腳樓別具一格,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古城吊腳木樓布滿山坡,還有那飛檐斗角的萬壽宮、大成殿、天王廟、遐昌閣、萬名塔,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古城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筑,無不具古城特色。
鳳凰古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古城將自然的風景和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后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鳳凰古城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