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和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家鄉的傳說
縣城南二十里有個小村子,離黃河只有二里路,住著十幾戶以種地為生的莊戶人家. 有一家姓李,夫妻二人靠種幾畝沙地過日子.如果風調雨順,還能勉強生活,如趕上旱澇年頭,就得吃糠咽菜,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 這一年,妻子懷孕了,兩口子雖然過的緊巴巴的,到也高興;他們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多么盼望生個白胖兒子呀!可是,懷胎十月滿了,孩子還是沒有降生. 這一天,丈夫下地干活去了,妻子拖著沉重的身子忙家務.天到正午時,她的肚子就一陣陣疼起來了,越來越厲害,她知道這是孩子要出生了,想找接生婆已經來不及了,她就急忙躺到床上.一陣巨痛昏了過去.過一會,嬰兒的哭聲把她從昏迷中驚醒,她知道自己當母親了.可是,一看自己生下的孩子嚇了一跳:原來生了一個長著長長尾巴的小男孩,全身黑的油光閃亮. 正在這時,下地干活的丈夫回來了.他聽見孩子的哭聲,三步并做兩步的奔到妻子床前.可一看這孩子的長相,也嚇呆了.接著又憤怒起來:"這哪是兒子?這是妖精,快弄死他!" 妻子把兒子緊緊的摟在懷里,哭著說:"要死我娘倆一塊死、要活一塊活!" 丈夫一看妻子這樣,也就沒辦法了,一條小生命總算活了下來. 慢慢的,孩子長大了.十歲時就長成了個半大小伙子,能幫爸爸干活了,村里的人都叫他黑小子. 這一年,天氣旱的特別厲害,從種上地就沒下過一場雨,人們都整天忙著打井澆地. 黑小子也每天忙著幫爸爸澆地.爸爸搖轱轆把打水,他看水道放水.爸爸因吃不飽,累的汗水直淌.黑小子說:"爸呀,咱倆換換吧!我搖轱轆打水,你看水道放水行嗎?" 爸爸心疼的說:"孩子,你還小,搖不動!" "讓我試試吧!搖不動再換回來." 黑小子過來搖轱轆,把鐵鍬給了爸爸. 爸爸搖著頭去看水道了,黑小子就開始要轱轆打水. 爸爸在地那頭看水,開始水流很小,很長時間還澆不了一垅田.不一會,水流大了起來.又過了一會,水流竟漫過了苗垅向整塊地蔓延過去. 怎么回事呢?他急忙來到井邊一看,兒子不見了.只見一條大黑龍把尾巴伸到井里,水流正順著井口往上竄.這那是我兒子啊?明明是個妖精! 這老莊稼人一著急,可就來了倔勁,就見他舉起鐵鍬沖他的兒子砍了下去,就聽咔嚓一聲,把尾巴削去一小截. 那黑龍尾巴一搖就騰了空,隨著響雷就不見了.接著遍地下起了瓢潑大雨,旱情解除了.這天是陰歷六月初一. 雨過天晴,丈夫一個人垂頭喪氣的回到家里. 妻子問:"咱的小黑子呢?" 丈夫把剛才的經過說了一遍,妻子聽完大哭起來.她想起了從小把兒子養大多不容易,兒子幫媽媽提水、洗菜,多勤快. 她哭的天昏地暗,哭的天上雷聲隆隆,大雨下個不停.據說雷是黑龍的哭聲,雨是黑龍的眼淚. 從此以后,每年六月初一,妻子想起兒子小黑龍,就大哭一場.小黑龍也趕來伴著媽媽哭一場,下一場大雨. 后來夫妻倆個相繼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好心的小黑龍,為他修了一座廟,叫"龍王廟." 每年六月初一,大家都盼著下雨.如果正趕上下雨,大家都說是小黑龍回來哭媽媽了. 就這樣,六月初一這一天,村里人家家吃餃子,供奉龍王爺. 再說小黑龍被爸爸砍了一截尾巴后,就跑到東海龍王那里大哭起來.小黑龍的遭遇感動了老龍王,他就琢磨著,到那里給小黑龍安家呢? 正在這時,巡邏的鯉魚將軍報告說:"小白龍在他管轄的水域里不守龍宮的法規,禍害百姓,請龍王法制!" 老龍王一聽,勃然大怒,當時就任命小黑龍接管小白龍的轄區--興安嶺下的水域--黑龍江. 小黑龍就去赴任,但小白龍不服調遣.于是,黑白二龍就在江中斗了起來. 小黑龍畢竟失掉了一截尾巴,打起仗來感到吃力,他就變成一個黑小伙子,找到了兩岸百姓,請求大家幫住. 兩岸的百姓恨透了小白龍.他經常無故淹毀良田,興浪翻船.百姓都愿意除掉小白龍,但不知道怎么樣幫助小黑龍.黑小伙告訴大家預備一些饅頭和一些白灰,看見江中起黑浪趕緊仍饅頭,看見江中翻白浪就撒白灰. 大家都挺高興的分頭準備了饅頭和白灰. 第二天江中展開了激戰.兩條龍從江中打到空中,又從空中戰到江底.一會江中翻起黑浪,黑龍伸出頭來,兩岸百姓就仍饅頭.小黑龍吃飽了,又展開了更猛烈的進攻. 小白龍漸漸支持不住了,剛想伸出頭來喘口氣,兩岸百姓趕緊撒白灰,小白龍的眼睛被石灰弄下了,他狂叫一聲往西北逃跑了,小黑龍就在現在的黑龍江安下了家. 人們說:黑龍江直通東海,小黑龍每年朝拜東海龍王,順便到家鄉掃墓.所以一吹東風,東邊過來的黑云大多要下雨,人們就說小黑龍回家來了. 從西北吹來的風是冷的,很多冰雹都是從西北方向過來,據說那是小白龍在向人們示威報復. 不過冰雹過后總要下雨.據說,那是小黑龍趕跑了小白龍在向人們致意.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
縣城南二十里有個小村子,離黃河只有二里路,住著十幾戶以種地為生的莊戶人家.
有一家姓李,夫妻二人靠種幾畝沙地過日子.如果風調雨順,還能勉強生活,如趕上旱澇年頭,就得吃糠咽菜,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
這一年,妻子懷孕了,兩口子雖然過的緊巴巴的,到也高興;他們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多么盼望生個白胖兒子呀!可是,懷胎十月滿了,孩子還是沒有降生.
這一天,丈夫下地干活去了,妻子拖著沉重的身子忙家務.天到正午時,她的肚子就一陣陣疼起來了,越來越厲害,她知道這是孩子要出生了,想找接生婆已經來不及了,她就急忙躺到床上.一陣巨痛昏了過去.過一會,嬰兒的哭聲把她從昏迷中驚醒,她知道自己當母親了.可是,一看自己生下的孩子嚇了一跳:原來生了一個長著長長尾巴的小男孩,全身黑的油光閃亮.
正在這時,下地干活的丈夫回來了.他聽見孩子的哭聲,三步并做兩步的奔到妻子床前.可一看這孩子的長相,也嚇呆了.接著又憤怒起來:"這哪是兒子?這是妖精,快弄死他!"
妻子把兒子緊緊的摟在懷里,哭著說:"要死我娘倆一塊死、要活一塊活!"
丈夫一看妻子這樣,也就沒辦法了,一條小生命總算活了下來.
慢慢的,孩子長大了.十歲時就長成了個半大小伙子,能幫爸爸干活了,村里的人都叫他黑小子.
這一年,天氣旱的特別厲害,從種上地就沒下過一場雨,人們都整天忙著打井澆地.
黑小子也每天忙著幫爸爸澆地.爸爸搖轱轆把打水,他看水道放水.爸爸因吃不飽,累的汗水直淌.黑小子說:"爸呀,咱倆換換吧!我搖轱轆打水,你看水道放水行嗎?"
爸爸心疼的說:"孩子,你還小,搖不動!"
"讓我試試吧!搖不動再換回來."
黑小子過來搖轱轆,把鐵鍬給了爸爸.
爸爸搖著頭去看水道了,黑小子就開始要轱轆打水.
爸爸在地那頭看水,開始水流很小,很長時間還澆不了一垅田.不一會,水流大了起來.又過了一會,水流竟漫過了苗垅向整塊地蔓延過去.
怎么回事呢?他急忙來到井邊一看,兒子不見了.只見一條大黑龍把尾巴伸到井里,水流正順著井口往上竄.這那是我兒子啊?明明是個妖精!
這老莊稼人一著急,可就來了倔勁,就見他舉起鐵鍬沖他的兒子砍了下去,就聽咔嚓一聲,把尾巴削去一小截.
那黑龍尾巴一搖就騰了空,隨著響雷就不見了.接著遍地下起了瓢潑大雨,旱情解除了.這天是陰歷六月初一.
雨過天晴,丈夫一個人垂頭喪氣的回到家里.
妻子問:"咱的小黑子呢?"
丈夫把剛才的經過說了一遍,妻子聽完大哭起來.她想起了從小把兒子養大多不容易,兒子幫媽媽提水、洗菜,多勤快.
她哭的天昏地暗,哭的天上雷聲隆隆,大雨下個不停.據說雷是黑龍的哭聲,雨是黑龍的眼淚.
從此以后,每年六月初一,妻子想起兒子小黑龍,就大哭一場.小黑龍也趕來伴著媽媽哭一場,下一場大雨.
后來夫妻倆個相繼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好心的小黑龍,為他修了一座廟,叫"龍王廟."
每年六月初一,大家都盼著下雨.如果正趕上下雨,大家都說是小黑龍回來哭媽媽了.
就這樣,六月初一這一天,村里人家家吃餃子,供奉龍王爺.
再說小黑龍被爸爸砍了一截尾巴后,就跑到東海龍王那里大哭起來.小黑龍的遭遇感動了老龍王,他就琢磨著,到那里給小黑龍安家呢?
正在這時,巡邏的鯉魚將軍報告說:"小白龍在他管轄的水域里不守龍宮的法規,禍害百姓,請龍王法制!"
老龍王一聽,勃然大怒,當時就任命小黑龍接管小白龍的轄區--興安嶺下的水域--黑龍江.
小黑龍就去赴任,但小白龍不服調遣.于是,黑白二龍就在江中斗了起來.
小黑龍畢竟失掉了一截尾巴,打起仗來感到吃力,他就變成一個黑小伙子,找到了兩岸百姓,請求大家幫住.
兩岸的百姓恨透了小白龍.他經常無故淹毀良田,興浪翻船.百姓都愿意除掉小白龍,但不知道怎么樣幫助小黑龍.黑小伙告訴大家預備一些饅頭和一些白灰,看見江中起黑浪趕緊仍饅頭,看見江中翻白浪就撒白灰.
大家都挺高興的分頭準備了饅頭和白灰.
第二天江中展開了激戰.兩條龍從江中打到空中,又從空中戰到江底.一會江中翻起黑浪,黑龍伸出頭來,兩岸百姓就仍饅頭.小黑龍吃飽了,又展開了更猛烈的進攻.
小白龍漸漸支持不住了,剛想伸出頭來喘口氣,兩岸百姓趕緊撒白灰,小白龍的眼睛被石灰弄下了,他狂叫一聲往西北逃跑了,小黑龍就在現在的黑龍江安下了家.
人們說:黑龍江直通東海,小黑龍每年朝拜東海龍王,順便到家鄉掃墓.所以一吹東風,東邊過來的黑云大多要下雨,人們就說小黑龍回家來了.
從西北吹來的風是冷的,很多冰雹都是從西北方向過來,據說那是小白龍在向人們示威報復. 不過冰雹過后總要下雨.據說,那是小黑龍趕跑了小白龍在向人們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