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沁縣概況
沁縣位于山西省晉東南地區北部、太行、太岳兩山之間,東接襄垣、武鄉,南鄰屯留,西部與沁源毗鄰,北部與武鄉及晉中地區的平遙接壤,位居省城太原與市府長治的中軸線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門戶、潞澤咽喉”之稱,是長治市北部四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全縣總面積為1315平方公里,屬黃土丘陵山區,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撥1000米,最高點為位于西部的棋盤山,主峰海撥1745.5米,最低點為南池鄉的二神口,海撥高度為916米,全縣轄4鎮17鄉 319個行政村,總人口16.7萬人。[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沁縣屬于暖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年平均氣溫8.9℃, 全年無霜期167天,年平均降雨量為606mm,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典型農業縣,也是全省的產糧大縣之一,大部分地區農作物采用二年三熟制。[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沁縣歷史悠久,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人類生息。[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公元前十一世紀,晉滅赤狄部后置銅革是邑,秦為銅革是縣,北魏時屬并州鄉郡,隋初屬上黨郡,宋初建威勝軍,元初稱沁州,民國初年廢州改縣,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屬太岳專署。[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1946年沁縣解放,屬晉東南地區行署領導,1985年市管縣體制后隸屬長治市。[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沁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薄一波曾在這里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沁縣就以出兵、出糧、出干部而著稱。[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為了中華人民的解放事業沁縣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后代子孫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和珍貴的精神財富。[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沁縣位于山西省晉東南地區北部、太行、太岳兩山之間,東接襄垣、武鄉,南鄰屯留,西部與沁源毗鄰,北部與武鄉及晉中地區的平遙接壤,位居省城太原與市府長治的中軸線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門戶、潞澤咽喉”之稱,是長治市北部四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全縣總面積為1315平方公里,屬黃土丘陵山區,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撥1000米,最高點為位于西部的棋盤山,主峰海撥1745.5米,最低點為南池鄉的二神口,海撥高度為916米,全縣轄4鎮17鄉 319個行政村,總人口16.7萬人。[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沁縣屬于暖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年平均氣溫8.9℃, 全年無霜期167天,年平均降雨量為606mm,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典型農業縣,也是全省的產糧大縣之一,大部分地區農作物采用二年三熟制。[旅游聯盟2013-7-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