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山佛教文化
蒙頂山自古與蜀中峨眉山、青城山齊名,其原因是蒙頂山歷代高僧輩出,享譽禪林。[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名山歷史上曾有72寺、院,其中蒙頂山占了一半,佛教文化歷史淵源深厚。[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三國時期,天竺僧人空定大師沿南絲路來華,結茅于蒙山,時稱"梵人之茅",因訪道求法者眾,佛法大興,遂成梵剎,名曰"大梵音院"。[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時移勢易,歲月滄桑,蒙山佛寺從"大梵音院"到"龍泉院"、"蒙龍院"、再到"永興寺",雖幾經興衰更迭,蒙山佛法卻一脈相傳,生生不息,廣行禪門宗風,致力于弘揚光大蒙山佛教文化。[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唐時,恰逢蒙山茶入貢皇室,蒙山僧眾研習茶藝,"禪茶并舉",始開蒙山禪茶文化之先河。[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北宋時,西域僧人甘露法師(或稱不動法師)住持蒙山,廣集大量顯宗經典和密宗瑜伽諸部,輯成《蒙山施食儀》和《大懺悔文》,作為佛門晚課的必誦儀規,相傳至今。[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依據《儀規》舉行法事,施食普濟眾生,免除饑渴之苦的宗教儀式,被稱為放蒙山,亦稱放焰口、做佛事、施供養。[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隨著《蒙山施食儀》和《大懺悔文》的廣泛流傳,蒙山佛教文化遠播海內外,名揚千界,歐美、日本、東南亞及港臺地區,依教奉信者甚篤。[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而今,蒙山紅宇古剎,香火鼎盛,永興寺、千佛寺、天蓋寺等寺院禪門宗風猶存,每年前來參拜的信徒和海外居士眾多。[旅游聯盟2015-10-3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