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游記
我喜歡旅游,但是以前因為時間,后來因為身體和財力等等的緣故,去的地方并不多.尤其對于一直沒有去成四川南充,耿耿于懷:那是父親的故鄉,從弟弟小學起,就被不定期的兩,三年帶回去,而我,卻是女"卑"的! 去年,我下了決心,便趁著春日,不遠萬里地去了. 湖南去南充不通火車,須從重慶轉汽車,有笑話說:車開出重慶,就開始可以聽見南充人喝稀飯的聲音了,這雖然是笑話,但南充人對粥的喜好卻可以由此窺見一斑的. 車行5,6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這是個古城,城市規模尚可,林立著不少的建筑.但是一邊往大姑家走,一邊就可以看出點端睨來.姑家算是老城區,破破爛爛,與汽車站等市中心處容貌迥異,父親曾經說過姑姑這邊是從解放前算起,6,70年沒有什么變化``````或許,這話是真的. 住了一個多月,最深的印象是四川人多,茶館多.茶館是大清早就開了門且就有人去的,花上五毛錢泡杯茶,便可悠哉悠哉一天,里面只有男性,年輕的也不少.最近看鳳凰臺,說四川男人舒服而女人勞作----原來從來就是有名聲在外的. 我的大姑也是眾多辛苦人里面的一個,姑父是身體嬴弱一直只做做飯且已經過世了的,大姑一年到頭守著幾畝菜地卻種不出幾個錢,孩子四個,都不幫她,相反,還仍要她管``````然而,她過著清貧的生活,卻開朗,樂觀. 四川其實仍然是南方,女人們卻很大氣,能干象北方人.當然,男人也不是完全不干活的,各種行當里,記得最清楚應屬人力車,他們多半精瘦,踩三輪卻很輕巧似的,只在城里轉的話,一般只要兩元錢.我去的那一段經常下雨,南充人多住的地方是巷子,很窄,他們急著要人讓道,便高聲地吆喝"讓-------""一直嚷著等車叮叮哐哐過去了,才丟給讓的人一句綿長的稱呼.聽上去很有些腔調似乎要唱起一首川歌來. 我也愛在巷子里冒著零星的細雨慢慢往家走,讓著人力車,和眾多的人群,路多有些不平,車過時會濺起很多泥.也經常看見清清秀秀的女學生,小心翼翼地邁著碎步走,多少也有些丁香花般的韻致. 去過幾處名人故居,卻幾乎沒有記憶.農家樂倒還合胃口. 小吃還馬馬乎乎,面食里總放點綠色蔬菜真好傳統,好吃又好看,涼粉和擔擔面是值得一嘗的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
我喜歡旅游,但是以前因為時間,后來因為身體和財力等等的緣故,去的地方并不多.尤其對于一直沒有去成四川南充,耿耿于懷:那是父親的故鄉,從弟弟小學起,就被不定期的兩,三年帶回去,而我,卻是女"卑"的!
去年,我下了決心,便趁著春日,不遠萬里地去了.
湖南去南充不通火車,須從重慶轉汽車,有笑話說:車開出重慶,就開始可以聽見南充人喝稀飯的聲音了,這雖然是笑話,但南充人對粥的喜好卻可以由此窺見一斑的.
車行5,6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這是個古城,城市規模尚可,林立著不少的建筑.但是一邊往大姑家走,一邊就可以看出點端睨來.姑家算是老城區,破破爛爛,與汽車站等市中心處容貌迥異,父親曾經說過姑姑這邊是從解放前算起,6,70年沒有什么變化``````或許,這話是真的.
住了一個多月,最深的印象是四川人多,茶館多.茶館是大清早就開了門且就有人去的,花上五毛錢泡杯茶,便可悠哉悠哉一天,里面只有男性,年輕的也不少.最近看鳳凰臺,說四川男人舒服而女人勞作----原來從來就是有名聲在外的.
我的大姑也是眾多辛苦人里面的一個,姑父是身體嬴弱一直只做做飯且已經過世了的,大姑一年到頭守著幾畝菜地卻種不出幾個錢,孩子四個,都不幫她,相反,還仍要她管``````然而,她過著清貧的生活,卻開朗,樂觀.
四川其實仍然是南方,女人們卻很大氣,能干象北方人.當然,男人也不是完全不干活的,各種行當里,記得最清楚應屬人力車,他們多半精瘦,踩三輪卻很輕巧似的,只在城里轉的話,一般只要兩元錢.我去的那一段經常下雨,南充人多住的地方是巷子,很窄,他們急著要人讓道,便高聲地吆喝"讓-------""一直嚷著等車叮叮哐哐過去了,才丟給讓的人一句綿長的稱呼.聽上去很有些腔調似乎要唱起一首川歌來.
我也愛在巷子里冒著零星的細雨慢慢往家走,讓著人力車,和眾多的人群,路多有些不平,車過時會濺起很多泥.也經常看見清清秀秀的女學生,小心翼翼地邁著碎步走,多少也有些丁香花般的韻致.
去過幾處名人故居,卻幾乎沒有記憶.農家樂倒還合胃口.
小吃還馬馬乎乎,面食里總放點綠色蔬菜真好傳統,好吃又好看,涼粉和擔擔面是值得一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