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新年人日民俗
在《太平御覽》里,女媧正月初一創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模樣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后來覺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條,沾上泥漿,揮舞起來,泥漿灑在地上,就變成了人。[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在版面上的小剪紙終于變成人物圖形的時候,我們的“南粵民俗收藏”也走進了最后一篇———大年初七,“人日”,也是婦女的“結緣日”。[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從“半壁桃紅,一江煙火鬧”的初一,到“眾人生日”的初七,我們的記者精心采擷編輯巧手配搭后奉上的南粵民俗,您都收藏好了么? 五邑“人日菜” 關鍵詞:變遷 舊時用番薯 如今吃鮑魚 過去,每逢初七到來之際,在江門、新會、鶴山、開平等地,從城市到鄉村,幾乎家家戶戶要做“人日菜”。[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人日菜”:五邑地區的“人日菜”也稱“吃菜茶”、“吃盆菜”。[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據了解,在正月初七早上,家家戶戶都會用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頭等混在一起煮,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幾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豐衣足食。[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變化:隨著時代的轉變,現在市民對“人日菜”的質量和品種要求更加高,在“人日菜”里,鮑魚、干貝、海參早已代替了番薯、芋頭。[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昨天,記者前往新會三江鎮臨潮村一戶姓陳的農家采訪。[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79歲的陳老伯回憶,以前村里有一習俗,每到初七時節,家家戶戶都吃盆菜,盆菜是由油角、煎堆、芥菜、番薯、芋頭等家鄉特產組成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好不熱鬧,在豐收的年份,村子里還在祠堂里擺上幾十桌盆菜,一村好幾百人一齊吃,以慶祝豐收,祈求來年人口平安,豐衣足食。[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自從小孩子長大了,外出工作,陳伯家已有近10年沒有做盆菜了。[旅游聯盟2016-9-12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